专业概况

PROFESSIONAL PROFILE

汉语言文学专业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知识基础,又具有良好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具备国际文化视野的研究型及应用型人才,在知识和视野上文史兼备、中西贯通,在能力上多位一体,在行为上知行合一。学生毕业后,能担负传承与发扬中国语言文学的使命,能胜任语文教学、编辑出版、新闻写作、广告策划、文化批评、文学创作、文化创意、文秘与行政等实际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古籍整理、文学研究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布局完善,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2个本科专业、9个学术硕士、1个专业硕士培养方向,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14个博士研究方向。下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创意写作、俗文学与民间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化研究(独立为系)等10个二级学科,内部学科交叉便利;传统学科如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等实力强大;新兴学科如创意写作、文化研究等,特色鲜明,在国内甚至国际均具有重大影响。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具备深厚的专业文学修养,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研究现代文学艺术,创作当代文艺作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型、创作型和国际型一流中文人才,其毕业时要求具备:

1.良好的文学鉴赏与审美批评能力;

2.良好的语言表达及创意写作能力;

3.复杂的语言、文学、文化现象及规律的把握能力;

4.良好的文字编辑、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与古籍整理能力;

5.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就业领域广阔,能胜任语文教学、编辑出版、新闻写作、广告策划、文化批评、文学创作、文化创意、文秘与行政管理等实际工作。



选择专业的N个理由

WHY CHOOSE

考生问答

COLLEGE INTRODUCTION

Q1: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内容?

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与语言现象及规律、人文素养与社会认知、文学鉴赏与批评、理论分析与批判思维、语言表达及创意写作等内容的学习与训练。

Q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创意写作

Q3: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具备的素养?

本专业在毕业时应达到和具备的素养有:专业的文学鉴赏与审美批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复杂的文字、文学、文化现象及规律把握能力、良好的文字编辑与古籍整理能力以及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Q4: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哪些国际交流项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层次开展出国出境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主要开展的项目有:1、美国怀俄明大学交换生项目,为期4个月的时间,学生可以接触到专业课程和美国文化,还能领略当地风土人情。2、上海大学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教育合作项目,简称“3+1+1”项目,在本科第四年进入根特大学学习,修读二年制“东方语言与文化”硕士课程。全部修习期满,符合两校毕业要求,可获得上海大学学士学位及根特大学硕士学位。

Q5: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造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优良。近三年来,1人获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人获上海市青年编剧项目支持;6次获“挑战杯”课外竞赛特等奖;近10人公开发表论述文章,并积极参加指导老师的教改研究项目和科研著述,多人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就业领域广阔,能胜任语文教学、编辑出版、新闻写作、广告策划、文化批评、文学创作、文化创意、文秘与行政管理等实际工作;就业率高,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据中国薪酬网披露的数据,毕业生在全国大学同专业的薪酬排名是第16位。专业深造机会多,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比例接近30%,约10%左右的毕业生到欧美、日本等海外知名学府留学;约15%的毕业生工作后考取研究生。毕业生累积考研率超过50%。



师长推荐

Dean's message

汉语言文学最吸引我的——

文学之中,有情有思,寄情由诗,启惘由思。诗思相合,方为文学之旨。中文之域,开蒙启思之学,为文艺理论。得常道为理,断优劣为论,无理则不能得真知,无论则不能分良莠,故文学理论者,实为文学之道枢,其上接玄通,下贯器技,纵横中西,物我两得,浸染其中,可脱困于惘殆,可解惑于思辩,质文两协,明睿通哲。其中更有曰美学者,探究审美之妙,开启娱情悦性之旅,于细小处见卓异,于点滴中现深情,其学虽玄之又玄,然能得其要者,必能为“全面发展之人”。郁郁乎文哉!中文之学,有情采,得文采,更兼道因圣以垂,圣因文以明道,道圣文一体,堪称人文之冠。何乐而不为?

——刘旭光教授


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世界经典,走进文学大师的经验世界,感悟他/她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奥秘,跟随先贤的步履思考人类曾经遭遇和我们正在遭遇的问题——人是什么,我是谁?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我们如何被现代化?我们与“他/她们”如何相处……。希望同学们在经过四年的学习获得心智的成长,养成理性精神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永葆浪漫激情和理想主义。

——陈晓兰教授


文学有什么用?一些犹犹豫豫准备进入或被进入汉语言文学的学子常常有这样的疑问。他们的潜台词是文学能否与权势、金钱相关。很可惜,除了少数畅销书,文学一直是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又与文学无太大关系。而我们学习到的文学,不论是纵身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还是聚焦二十世纪激荡的中国文学,或是移步西方的世界,你都会得到一条澄明敞亮的文明之道。它不是谋生之术,而是心灵之学;与文学相伴,可能你得到了幸福,可能你在思索的路上痛苦,但你决不会麻木、无聊而一无所获。

——2019届本科生毕业生 王宇吉(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读研深造)


中文系四年的本科学习,令我徜徉于小说家们创造的或天真或残酷的想象世界,感受生命写作背后的人性与温度,也在评论家独到而又充满哲思的解读与分析中探寻文学的本质,触摸文学的肌理。从先秦文学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我找寻到了诗经、楚辞袅袅余音贯穿而下绵延至今的中华文化脉络;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外国文学的学习让我接触了一个更为广大宏阔的天地,并学会用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去思考,以跨越的方式和范式去接近本就存在的事实。文学不是冷冰冰的文本,而是富有生命力的意识的跳动,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观照自身与周围;文学是语言的“突出”与综合,学术写作训练过程让我切身体会到在对语言进行锤炼过程中的兴奋与愉悦。

——2019届本科毕业生章佳瑶(毕业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读研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