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况

PROFESSIONAL PROFILE

人才培养:

本专业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注重创新、服务社会、适应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每年化工专业的本科生有10多项创新创业项目得到国家、上海市或上海大学的立项支持。本科生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第24届上海市大学生化学、化工优秀论文交流会一等奖、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本专业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注重创新、服务社会、适应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每年化工专业的本科生有10多项创新创业项目得到国家、上海市或上海大学的立项支持。本科生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第24届上海市大学生化学、化工优秀论文交流会一等奖、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核心课程

2008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入选“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7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几年,本专业出版了化工教材十余册,其中7册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奖,例如《化工热力学》、《绿色化工导论》等。《化工原理》课程获上海市精品课程(2015年)。《化工原理实验》获上海大学特等奖、上海市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化工系拥有2个化工实验中心、4个本科生专业实验室和2个化工材料分析表征平台,教学实验设施完备,环境优良,拥有电子显微镜、红外、紫外、热分析仪器、GC-MS等现代先进分析仪器,为学生实验课程开展、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虚拟仿真平台软硬件设施先进,开设有《计算机化工》等本科生课程并支持本科生化工设计大赛(参赛团队连续十多年获得国家级奖项)。化工系特色优势方向——新能源化工方向,将新能源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用于《能源纳米材料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实验实践,旨在培养适应社会最新最急需的新能源化工人才,使学生拥有新能源化工理论与操作技能,具有独特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多门研究型挑战性课程、重点课程、思政课程正在建设和不断完善。



选择专业的N个理由

WHY CHOOSE

考生问答

COLLEGE INTRODUCTION

2023年专业分流指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1、学科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立于1999年,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工本科专业先后于2010年获教育部“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2022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工学科获2020泰晤士教育A+学科,2021年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全球排名前150名。化工学科聚焦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及功能高分子发展方向,重点开展化工过程和装备设计、化工技术的工艺过程、能源化工和环境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医学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国际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2、学科特色


面向科技前沿:吴明红院士团队潜心深耕20载

创新石墨烯技术,攻克石墨烯量子点规模化制备难题,获得单晶结构、边缘功能化的石墨烯量子点催化材料;在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近10篇文章,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开发有机污染动态催化技术,有效治理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环境污染,应用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水体和空气治理;也应用于船舶、汽车、石化等重点行业的空气治理。

突破新材料 做强新能源:王勇团队砥砺笃行20载

创新共价有机骨架设计及应用,攻克在碱金属离子电池应用难题,致力新型能源电池电极材料研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近10篇文章。构建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建成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锂电材料测试技术服务平台,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承担电池检测服务;为政府、高校、企业单位输送高质人才。


3、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81人(教授52人,副教授82人),已形成院士、国家高水平人才领衔、优秀青年人才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学生培养


  1.培养目标: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具有扎实化工专业基础、注重创新、服务社会、适应发展的能源化工类复合型人才。


  2.特色课程:除了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等,还设有特色方向选修课程,包含新能源化工方向(能源纳米材料基础,新能源电池等)、精细化工产品方向(精细有机合成、日用化工等)、高分子化工方向(高分子合成工艺等)、生物医药方向(药物合成化学及工艺、生物医用材料的现状与发展机遇等)。


  3.培养特色:


   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迄今已获得壹等奖2项、贰等奖11项、叁等奖3项,显著提升了上海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也充分体现了化工专业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结合紧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全方位国际化:开设夏季短学期全英文课程,同时设有与英国拉夫堡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学位培养,并定期举行上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日本九州大学三边会议、能源存储与转化功能材料国际研讨会。


   社会实践:与上海城投、中建八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石化、聚丰科技、普陀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实习实践提供良好平台。


  


4、毕业就业:


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 97.22%;2022届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为 22.5%;境外深造毕业生中赴QS全球前100位高校占比 100%;境内升学毕业生被“双一流”高校录取比例 100%。

深造国内高校:

就业单位:



师长推荐

Dean's message

化学工程与工艺最吸引我的——“魔法”照进现实

小灯泡用金属片连上柠檬被点亮的瞬间,仿佛也照亮了我日后的学习工作之路。

为什么小灯泡能被点亮呢?为什么柠檬也可以变成电池呢?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变成电池呢?电池究竟是些什么物质组成的呢?哪些材料可以帮助提高电池的电量和使用寿命呢?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控制可以保障同一批次电池的质量呢?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可以降低电池的成本呢?能源紧张的现当代需要电池在各个领域展现什么样的特性呢?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究竟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当我开始学习这些“魔法”,它摇身一变成为科学,再慢慢变成一种工程,并引导我踏上追求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我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事着电池的相关研究工作,并有幸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碳中和做出一点微小的努力。

生活之中处处皆是“魔法”,服饰的颜色和材质、美食的色香味、家具装潢的安全可靠、交通出行的能源转化等等,都藏在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魔法”里了。

今天,你点亮哪个“魔法”技能了?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1届毕业生  陆莉婕

现就职于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那条《大江大河》中,化工人“宋运辉”从金州到东海的汹涌激流中奋进向前,让人热血沸腾,暖意不尽。万吨级炼油厂矗立在面前,林立的反应器、精馏塔和油罐让人显得如此渺小,但手中的设计图纸低调的宣告着你就是如此宏伟天地的主宰者,这便是化工。一根眉笔,一盒口红,一抹沁人香薰,俏皮的化学方程式在你的别出心裁中为挚爱的人设计出最美的出场仪式,送母亲,送爱人,欣慰的微笑是坚定的认同,这也是化工。同样,把饭炒好是化工,沙漠中的“蘑菇云”是化工,“碳达峰、碳中和”的清洁世界即将迎来化石燃料向氢能电能的迭代,走进神秘能源空间,diy明日你想要的生活更是化工。仰望尖端科技,撕裂疑难棱角,脚踏车间实地,驱动技术进步,化工人要活出价值,要给世界留点东西。再看“宋运辉”,站在码头,临海而眺,沉思着东海化工厂的未来,而你已踏上行程,远望这片化学园地,尽是璀璨星河。不为盛名而来,不为低谷而去,只愿你在这里踏实成长,充实自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3届毕业生  崔凯

现就职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在我看来,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个长期被误解的专业,因为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化工往往会和高污染高风险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化工产品早已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饮食起居,大到工程材料,可以说没有化工就不会有我们目前的高水平生活。化学工程与工艺本质是一门工程学科,研究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术。作为化工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同时也要有细致入微的探究精神。人们常说,化学工程的核心在于反应工艺,反应工艺的核心在于催化过程,催化过程需要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化工人,就如同催化剂,而方程式的左边是实验室中迸发的灵感,右边则是美好的未来。欢迎加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大家庭!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7届毕业生  李凌啸

现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