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COLLEGE INTRODUCTION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9年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工学院的相关院系合并组建而成。最早的学科专业可以追溯到1960年。如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三系一所一中心,包括材料工程系、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研究所与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8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和6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拥有核电关键材料、先进特殊钢、先进耐火材料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成员单位)、“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上海市高温材料及构件专业技本服务平台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主要承担材料和钢铁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学科系统的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阶梯式人才培养,是上海乃至全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276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2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达42%。目前学院拥有院士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2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62人。学院在读学生2332人,其中本科生658人,研究生1674人,包括博士生334人和硕士生1340人。学院实验室设备原值4.05亿元,房屋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截止2023.6数据)
学院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中成就一流材料学院。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良好实验体系,形成科学完整的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材料与冶金人才。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等方面,服务材料上下游行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目前,学院本科招生专业有理工1类2个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理工2类4个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院长寄语
Dean's message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从人类起源开始,材料自始至终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利用材料、制造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材料领域人才培养、材料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服务社会为己任,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重要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我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大的师资力量,雄厚的科研实力,设备类资产原值近5亿元,各类房屋使用面积达2.7万平米。学院发展目标定位明确,立足并服务于国家和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材料领域特色和优势,全院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朝着以下几个奋斗目前撸起袖子加油干:
(1)突破若干关键材料应用瓶颈,显著推动先进高端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2)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1-2项重大突破;
(3)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显著提升上海作为全球科创中心的影响力和地位。
(4)建成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最高科学水平的研究基地,实现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目标。
(5)到2035年,材料学科QS排名进入全球前100位,学科评估进入前10%;冶金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三。
同学们,你们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为工程科学领域贡献智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希望同学们克服当前新冠肺炎带来的不利影响,沉下心来,积极投身到复习备考中来,祝大家身体健康,考出理想的成绩,欢迎大家报考上海大学,报考材料学院,成为材料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董瀚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