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师引领

1.土木工程系“以本为本”深入推进本科学业导师工作

1)长期指导,权责明晰,土木工程系实现个人导师全覆盖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深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突破口,针对本科学生的成长周期特点,为土木工程系所有本科生匹配了个人学业导师,个人导师由全系专业教师担任,从学生分流进入土木工程系直至本科毕业,对学生进行学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个体化指导。

undefined

土木工程系加大对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推进力度,强化导师制在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协助学生定期回顾学业进度和表现、帮助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等四个方面的作用。

undefined

2)双向沟通,师生共研,携手探索导师制内涵建设

土木工程系认真梳理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并与相关教师、学生展开调研谈话,绝大部分参与的学生均表示导师制对自己的学业有很大帮助。在导师的协助下,有67.01%的同学提高了对专业的认识,37.63%的同学提高了对专业的兴趣,47.42%同学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改进。

undefined

通过对导师制的调研和梳理,土木工程系进一步明晰了本科学业导师制工作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充分引领全系教师带头参与本科学业导师制工作,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助力。

3)同向同行,打造师生教学互动相长的专业生态

经过努力,土木工程系导师制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有大三学生在反馈中写到:“进入大三以来,我感到之前的大学生活虚度了太多时间。在与导师见面时,他看了我们的绩点,与我们交流了很多关于学习态度的内容,这些激励着我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的成绩从原来的3.0提升到了3.52,再与老师见面时我讲了自己的变化,从老师脸上我读到了真心为我高兴的感觉,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让我坚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导师的鼓励下,我还参加了BIM竞赛、上海大学第十一届结构设计大赛等,努力为比赛做着准备。我认为在大学里,只要自己真的想要变得优秀,就一定能找到实现的途径。”

undefined

而一位经过分流刚进入土木工程系的同学则反馈到,刚进入专业,同学们在适应专业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和困惑,通过导师的指导,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有了明确的大方向,导师也会就我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我们一起做学习规划、提建议。参与的教师也表达:课堂上的时间很紧张,课后通过见面了解学生特点,更有助于课堂教学。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成绩有提高,我也很有成就感。

4)多项并进,课外培养机制助力学生成长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土木工程系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进步,是完善本科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未来,学业导师制将进一步解决导师专业科研实力的释放、朋辈导师元素的添加、师生交流形式的丰富以及导师专业与学生发展匹配度等问题。

在切实保障学业导师制落地覆盖的基础上,土木工程系还立足学生成长需要进行整改。针对土木工程系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性化需求,继续夯实导师制在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工作上的积极作用,认真对待学生的需求和对导师制的期待,开展形式设计如朋辈伴学”“师生趣味结构知识赛”等符合土木工程系特点的内容,努力将土木工程系学生培养成兼具崇高理想和专业本领的栋梁之材。

二、国际化办学

1. 上海大学-爱丁堡大学“2+2/2+3”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1)上海大学负责教授完成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相关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满足相关条件 后申请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2+3则是大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完成,取得相应学分并通过上海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双方考核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到达相关毕业条件后,将获得上海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2+3则是上海大学与爱丁堡大学本科双学位和爱丁堡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2)针对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大二学生,完成上海大学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全部课程,绩点在3.0以上,且数学与物理相关课程无挂科记录,雅思到达6.0(单科不低于5.5)情况下可申请。

undefined


2. 上海大学-昆士兰大学“3+2”本硕连读项目联合培养。

1)前3年在上海大学本科学习,成绩达标(包括语言要求)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2年硕士学习。学生在第4年(即在昆士兰大学第1年)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可获得上海大学本科文凭(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在第5年(即在昆士兰大学第二年)完成昆士兰大学所有硕士课程学习可获得昆士兰大学硕士文凭(工程硕士学位)。

2)需要完成昆士兰大学工程、建筑与信息技术(EAIT)学部与中国合作大学的3+2合作项目中规定的本科前三年的课程,并获得最少75分以上的平均分;

3)进入昆士兰大学工程学硕士的语言要求是学术雅思6.5分(单科不低于6)或同等程度的其他英文考试;成绩未达到雅思6.5分的学生可先进行语言学习。

undefined

三、课内培养

1. 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课程,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空间等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较好基础理论、较宽厚专业课程和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应对未来挑战、具有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面向未来的专门人才。

undefined

2. 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识类课程包括工具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三类。学科基础课程也称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内容包括力学原理与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与方法、施工原理与方法等。专业课程主要指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铁道工程、港口建设、海洋设施工程等专业领域的专门课程,其中包括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的课程,以及施工原理与方法的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由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及创新训练等组成。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现课程、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undefined